金桂飘香,秋风送爽。2020年9月29日18:30分,武汉大学法学院团委实践部2020“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共建,投身强国伟业”实践成果展示大赛在法学院122教室举行。根据《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做好2020年武汉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通知》要求,我校20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在暑期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成绩斐然,硕果累累。
此次活动共有12支队伍参加,邀请了法学院团委副书记严倩老师,本科生辅导员余奕老师以及兼职辅导员陈航老师成立评委组。此次活动展示了法学院实践队伍在暑期实践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促进队伍之间的交流,扩大优秀实践成果的传播和优秀实践方法的学习。
活动首先是各团队的PPT成果展示部分。在暑期实践中,12支队伍纷纷走入街头巷尾,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其中不少队伍都是以疫情为背景,关注到了在疫情影响下的农民工生存状况、企业的营商环境。有些队伍则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如农村妇女维权问题、农村法律资源不足问题;或者是社会热点:扶贫扶智扶文化、医患关系、民法典与家庭建设、教师惩戒权等等。同时他们也体现了“括新”:spss数据分析的运用,线上线下综合应用,跨学科交叉以及各种小程序的开发推广……。他们心系远方,关注社会,用爱心与责任诠释了何谓“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每支队伍都表现十分出色,最终第12号队伍“武汉大学法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麻城市、十堰市与江西省吉安市乡村法律援助考察实践队”获得一等奖。第8号队伍“武汉大学法学院赴杭州市、绍兴市、呼和浩特市等地关于《民法典》离婚冷静期制度在农村地区的制度土壤考察与普法讲座打造法治小分队”与第2号队伍“武汉大学法学院赴山西省晋城市、湖南省常德市、河南省郑州市三地乡村地区女性职场平等权利问题调研实践队”同获二等奖。第9号队伍“武汉大学法学院赴安徽铜陵、浙江绍兴、湖南湘潭、湖北宜昌、香港APP隐私政策与个人信息保护暑期实践队”与第11号队伍“武汉大学法学院赴湖北省随州市、湖南省娄底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三下乡人员、乡村医生、乡村教师’生活状况调查队”同获三等奖。
其中第12号队伍“武汉大学法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麻城市、十堰市与江西省吉安市乡村法律援助考察实践队”从农村人口占比与农村基层法律工作者占比的差距入手,前往十堰市、黄冈市麻城市等革命老区深入实践。在发现农村法律资源不足的问题后,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当地提供了法律援助,免费咨询等等。同时他们也开展了一系列农村民法典主题讲座,让民法典深入群众。他们的实践项目先后在武大大创、武汉大学法律支持上得到了报道。“青春筑梦,红色之旅”,他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为加强乡村法治建设提供了武大青年学子的一份力量。
由潘思未带领的8号队伍“武汉大学法学院赴杭州市、绍兴市、呼和浩特市等地关于《民法典》离婚冷静期制度在农村地区的制度土壤考察与普法讲座打造法治小分队”让民法典走进了大众生活。他们围绕民法典颁布以来就饱受争议的话题“离婚冷静期”,深入六省十地前往调研,探究在社会发展中群众的婚姻家庭伦理价值观的变迁。同时,他们结合热剧《三十而已》举办六场普法社区公益讲座,以易理解、接地气的方式向基层群众普及《民法典》婚姻家庭法律知识,向群众进行生动有趣的法律输出。“民生无小事,事事总关情。”潘思末和她的团队们从民生问题出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民生建设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
由吕欣瑶带领的第2号队伍“武汉大学法学院赴山西省晋城市、湖南省常德市、河南省郑州市三地乡村地区女性职场平等权利问题调研实践队”从社会热点人物申纪兰女士引出“乡村女性职场维权问题”的实践主题。她们深入家乡,将目光投向乡村女性这一弱势群体,通过线上线下调查分析发现了乡村女性维权存在维权意识差、成本高、地位低等不足。于是他们从专业出发,提供了普法、法律资助、发挥村委会作用等建议。在线下实践中他们通过普法宣传,公众号推送等为乡村女性提供法律服务,提升了她们的法律意识,为她们提供了温暖的人文关怀。
第9号队伍“武汉大学法学院赴安徽铜陵、浙江绍兴、湖南湘潭、湖北宜昌、香港APP隐私政策与个人信息保护暑期实践队”则将视线转向了我们生活中的常见难题、社会中的热点话题:App隐私问题。在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新发展的背景下,沈鹏飞和他的团队对相关条文进行了深入分析,学习了国外先进的立法实践,将国内外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进行比对研究,指出了我国数据保护领域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并向全国人大网提交了《数据安全法(草案)》立法意见稿。同时,他们向大众进行了公众号科普以及新闻宣传,让网络安全知识、数据安全法走进大众心中。大数据时代下,我国隐私政策数据保护模式存在落后,如何合法合理地通过用户同意相关隐私权限的使用已是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他们希望为App隐私政策的规则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并借此呼唤起每一个公民为自己的信息权利而斗争。
第11号队伍“武汉大学法学院赴湖北省随州市、湖南省娄底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三下乡人员、乡村医生、乡村教师”生活状况调查队”则积极响应扶贫政策,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扶贫工作:“三下乡”人员的生活状况。他们通过访谈调查等形式调查了相关人员的生活状况,了解了他们的想法,并站在“三下乡人员”的立场上去思考如何改善这一状况。他们总结了相关人员生活状况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提出了完善相关人员如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与应对方案。他们的实践充分反应时代号召,满足“红色之旅”的要求,并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脱贫工作,要从每一个人做起”的号召。
之后严倩老师对此次活动以及每个队伍的展示成果进行了评价与总结。她指出了每支队伍实践活动的亮点、最吸引人的地方:同学们即来自五湖四海,同时又不忘家乡,回馈当地,用自己所学为家乡建设增添力量的这一份感恩之心;又有针对当下疫情,关注弱势群体,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发现、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的责任心。暑期社会实践不应该以此次活动为终结,同学们可以继续在社会实践项目上去挖掘深入,去提升专业或者收获情谊,并且继续寻找社会土壤,形成精品化的项目去推动社会发展,展示新时代法律人的靓丽风采。
最后工作人员进行了评分统计,12支优秀的队伍在台前合影留念。青春之行,永远在路上,相信通过这次暑期实践活动,他们一定收获颇丰,而社会也需要更多这样的人“在路上”。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同学们奔赴全国各地,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体现了当代青年的理想担当。生逢其时,责任在肩,愿广大青年们都能将奋斗的力量汇入到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去,融入到新时代的浪潮中去,不泯时代信念,不负青春韶华。